2022-02-14
新时代职教课堂教学的“三重转向” 今日热文
【资料图】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,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面对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这一交织叠加的新双重转型,作为致力于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,必须变革自身以实现高质量发展,这不仅需要重新定义职业教育的目的,关注其作为公共事业的宏观社会治理,也需要关注其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创新,重构课堂教学新的转向。
一是教学的关系性转向。由于职校生长期背负着“学习习惯不好、学习基础差、学习动力不足”等刻板印象,因而教学的首要任务不是教他们具体的技术技能,而是首先实现他们与教师、同伴与知识的关系重建,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各种“对话”活动,逐步修复激发他们的学习状态和能量,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关怀和信任的关系,从而协作实现学习目标。一方面,教师要有高超的联结能力,通过将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场景中,真正贴近每一个学生;另一方面,教师更要有足够包容的心态,有时学生在课堂上所展现出的沉默、退缩等,恰恰源于对自己、未来和职业的恐惧,而一个善意的眼神、一次耐心的倾听、一场心灵的交流或许就能帮其摆脱恐惧。
同时,教学的关系性转向不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,还要拓展至人与技术之间,这从大国工匠的成长历程可以得到启示——我国焊接火箭“心脏”第一人高凤林回忆学徒期间的一个细节时说道,在一次检验试片焊接效果时,由于试片刚焊完比较烫,便随手把试片扔到地上,结果被师傅严厉批评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工作对象。可见正是人与技术的关系构成了技术问题解决的根本和特质,因此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,既要发展人与人的对话,也要开启人与物的对话,正是在与技术的对话中,学生们逐步学会对人与物的尊重,学会对普通劳动者和自己劳动成果的尊重。
二是教学的整体性转向。教学的整体性首先来自对人的理解。每一位进入职业教育场域的学习者,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面临认知困境,也面临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困境,如自卑、恐惧、不安、迷茫等。因此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人,是职业院校教师认识学生的重要命题,要不断消除对他们的偏见,引导其重新认识、发现自我,逐步建立起职业成就感和尊严感,否则即便掌握了一些操作技能,但操作的习惯也会规约行动和思想模式,使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生活方式和心智呈现出机械模式化状态。
这种整体性同样体现在对技术技能及其学习的丰富化理解,像传统印象认为职业教育中技术技能尤其是动作技能的习得很容易,只要不断重复性训练就可以,但这种“刺激—反应”技能获得模式,显然不足以解释技能学习的全貌。比如建筑专业的学习,绝不止于学习建筑材料、构造等技术层面,其根本意义在于设计人的生活、追问筑造与居住的意义,通过一个个典型项目、任务和问题的交互设计,让学生思考“居”的本质。近年职业教育国家政策文件反复提及要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,努力培养更多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,但具体到每一个职业中,究竟遵循怎样的成长规律,还缺少实证研究。技术哲学家德雷福斯在考察了诸多行业技术能手的基础上,揭示了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,他认为学习者在技能形成过程中,不仅经历了认知和实践转变,更经历了情感转变。只有透过情感化的、投入的、体知合一的学习,人们才能真正达到熟练和专家阶段,因此在技能学习过程中,必须采取整体的教育和学习方法,不仅要关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维度,更要关注非认知因素,而后者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。
三是教学的意义性转向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意义的生成、建构与提升,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,当前项目教学、合作学习等在职教课堂上广泛应用,活动设计与情境创设成为常态,但有些还是缺乏长久性的实质内容和对意义性的深刻理解,很少思考活动提供给学生怎样的经验,这些经验如何不断累积产生新的经验,活动的结果是否让学习者与环境有所互动反思,活动的过程是否引起学生思维的挑战、质疑和不断的尝试努力。从教学场景来看,虽然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数字技术不断赋能职教课堂,改变着教与学的方式,但总体上看,数字教育距实现“人技融合”、成为职业教育低碳转型的加速器依旧任重道远。从学习评价方面来看,必须要清楚哪些教学目标适合或不适合被测量,比如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很大程度上是无法被衡量的只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,学习者本人及其同伴才有最切身的感受和体验,而当我们用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和小组参与评价时,责任的意识才有可能得以生成与建构。
面对不同的技术时代,意义性被赋予不同的内涵,在大工业化背景下,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适应标准化劳动分工的人,技能的学习成为一个程序化、操作化和确定性的过程,“有用”和“效率”成为其追求的主要目标,但职教课堂在关注标准化、操控化、效率、安全、有用等方面的同时,也要关注未来劳动者所应具备的情感、美感、想象力、创造力等内容,更要让学生对技术、职业有一些形而上的思考,让他们在更高的层次和境界上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,这对于我们培养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尤为重要。
(陈向阳,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、教育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)
来源:中国教育报
标签:
- 精心推荐
X 关闭
X 关闭